恶意申请囤积注册商标将迎来严格监管
“大量以傍名牌为目的的恶意申请和为转让牟利而大量囤积商标行为,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和商标管理秩序,破坏营商环境。”22日,北京摩知轮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北京玺泽律师事务所举办的“商标实务论坛暨摩知轮发布会”在京举行,来自商标界的专家、学者围绕相关话题进行解读。
记者了解到,12月1日,《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》将正式实施,明确规制恶意商标申请。就在今年4月23日,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》的修改决定。其中,规制恶意申请、囤积注册等行为是修改的重点内容之一。
如何判断商标申请为恶意?前商标局审查员、月梅工作室创立人张月梅指出,不以使用为目的大量囤积商标注册行为就是恶意的,而这种行为会使所有人都成为受害者。“商标审查员每天要审查大量的垃圾商标。因为案件量太大,律师办理的案件可能得不到重视,司法判决、行政管理也会越来越简单粗暴。”张月梅指出,整个行业现在呈现越注册越稀缺,越稀缺越注册的乱象,“比如有企业用35平米的地方置办了一个摊位,负责人就可能把45类商标权注册了,新的企业无法注册”。
中央财经政法大学教授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杜颖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。她指出,很多人有一种投机心理,觉得有一天注册的商标会卖出价格,就大量恶意注册,囤积商标,甚至把所有动物、植物的名字都注册了一遍。“2013年实施的商标法,在多条规定中对恶意注册已经进行规定,但因为限定性比较强,出现了制度失灵。”杜颖称,新实施的商标法,在第四条明确规定“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,应当予以驳回”,就是适应当下环境做出的一种调整。“当然,也需要指出,必须是恶意的,个人正常注册商标还是应该允许。”
在互联网时代,品牌塑造的时间越来越短,数量增加,企业如何发现自己商标被侵权、注册商标又怎么知晓是否被占用也是讨论的重点话题。摩知轮科技公司首席顾问张锐表示:“可以通过技术方式进行商标检索、分析、预警、维护、数据管理等综合服务,从技术角度提高企业商标管理水平和代理机构的业务处理效率。”
与会专家表示一致表示,随着新商标法和《规章》的实施,将为严厉打击恶意申请注册行为提供更加明确和直接的法律依据。技术方面的支持,也会对企业商标保护带来的便利,商标注册管理秩序必将进一步规范,营造更好的市场竞争环境。